集成电路教学研讨会:人工智能赋能课堂,革新教学内容

发布者:高歌发布时间:2025-02-28浏览次数:10


本网讯(记者 熊志超)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质量,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教研室于227日在B6-503召开《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学院院长姚若河主持,教研室课程团队全体教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方式,革新教学内容"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姚若河在会议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生深刻变革,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创新突破。

在课堂教学方式革新方面,与会教师就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达成多项共识:建议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精准化学习辅导和智能化评估体系提升教学效率;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针对课程内容优化,会议提出系统性的改革方案:调整现有课程结构,重点突出MOS器件模型、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核心模块;加强EDA工具实践教学比重,通过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建议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将行业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内容。

 研讨会上,教研室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积极建言献策。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将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着力将《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打造成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精品课程,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集成电路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现场(刘伟俭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