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曹成芳)为落实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要求,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5月7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集成电路教研室在A11-806召开集体磨课会议。此次会议聚焦教学资料规范、课程设计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明确整改方向与提升路径。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刘伟俭博士主持,学院院长姚若河亲临现场指导,全体教研室教师参会。
会议伊始,姚若河对集成电路教研室在专业建设进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随后,他围绕 “教学资料与教学过程一致性”提出指导意见。他强调,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基础资料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全体教师需严格遵循学院最新模板要求。在教学内容规划上,要科学安排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衔接,确保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体现教学设计的规范性与系统性。此外,姚若河特别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课堂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会议现场(曹成芳 提供)
刘伟俭结合前期教学检查情况,梳理了当前存在的共性问题。随后,与会教师针对教学资料格式、课程安排逻辑、审批流程等展开讨论,并形成整改方案。会议明确,教研室须统一采用学院最新模板修订教学大纲、教案等资料,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先后顺序;优化教学日历编排,以2课时为最小单元细化课程设计;重点对《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资料进行专项整改,尽快完成修订并提交评审;同时规范教学资料审批流程,采用“打印后手签”方式强化责任落实。
会议尾声,刘伟俭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全体教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同时,计划于5月中旬开展整改验收与互评工作,通过 “自查 + 互评” 的方式,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与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磨课会议为契机,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推动课程建设与行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此次集体磨课会议聚焦教学细节,凝聚整改共识,不仅为集成电路教研室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是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夯实育人基础的重要举措。未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